首页 > 财经新闻

SKG母公司增收不增利 大额外购成品下现质量问题

11人阅读 2022-12-04 08:45:27作者:四季

  SKG以按摩仪发家,因王一博代言一炮而红。作为中国市场颈椎按摩仪销售额全国第一的SKG很火,也很“烦恼”。

  公司营收一直在增长,净利润却在“倒退”,营收增长性遭遇市场质疑。捆绑一线流量明星帮助公司获得了热度,却也引频频的质量问题,火上加火。

  当下的SKG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?

  业绩增长隐患重重

  SKG的母公司名为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未来穿戴”)。公司将自己描述为“提供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”,不过从主营产品来看,主要是按摩仪。

  2019-2021年期间,未来穿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.9亿元、9.87亿元、10.57亿元。其中,按摩仪相关产品的收入分别为6.07亿元、9.07亿元、8.88亿元,分别占营收的76.78%、91.84%、84.05%,是公司最大的创收来源。

  

  不过作为公司“大单品”的颈椎按摩仪却在2021年出现了销量的下降。2019年至2021年期间,公司颈椎按摩仪销量分别为310.58万件、471.08万件及405.04万件,其中2021年销量同比下滑14.02%。

  受累于“大单品”的销量下滑,公司颈椎按摩仪的营业收入也出现了下滑,好在眼部按摩仪和腰部按摩仪在营收上起到了一定的“提振”作用。

  不过令人玩味的是,公司腰部按摩仪的营收增长很大程度上与单价的飙升相关。

  2019-2021年期间,未来穿戴的腰部按摩仪单价由95.14元/件飙升至238.61元/件,涨幅150.80%。此外,公司便携式健康产品的单价也由2019年的108.15元/件上涨至2021年的201.64元/件,涨幅达到了86.44%。

  频频提价之后,公司的商品还有多大的提价空间,又能否再度支撑起颈椎按摩仪销量下滑的营收降幅?

  然而,营收增长的困境并不是公司当前业绩的最主要问题,净利润的负增长才是最大的病结。

  2019年-2021年期间,公司的营收增幅为33.87%,公司的净利润却由2.13亿元下降至1.32亿元,降幅却达到了38.27%。

  净利润的降幅甚至超过了营收的增幅。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未来穿戴却依然在2020年-2021年期间进行了两次大手笔的现金分红,合计达3.15亿元。

  如果按照持股比例计算,实控人刘杰夫妇以93.05的比例可以分得2.93亿元,甚至超过了2020年-2021年期间的净利润之和的2.75亿元。

  公司净利润增长不利,实控人却急于在IPO前夕大肆现金分红,又转手在募投计划中欲筹集2亿元以补充流动性。未来穿戴的操作到底是为了什么?

  依赖经销模式

  直销与经销是企业常见的两种形式,未来穿戴尤为依赖经销模式。

  2019年至2021年,公司经销模式获得的收入分别为6.93亿元、9.65亿元、10.43亿元,占总营收比分别为87.7%、97.75%、98.74%,依赖度逐年提升。

  不过在高度依赖经销商的同时,公司的经销商毛利率却在下滑,2020年的57.97%下滑至2021年52.31%。

  与此同时,公司直销的毛利率已经在2021年达到了70.78%,扭转了2019年直销毛利率不及经销毛利率的困局。不过,即便公司直销毛利率更高,但在营销渠道上,未来穿戴却愈发依赖于低毛利率的经销商。

  对于这种紧密的合作方式,未来穿戴也在招股书中表示,“若公司不能稳定保持与现有经销商的合作关系,或公司经销商在经营活动中未能遵守或者有效执行合同约定,发生违规经营情况,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公司的渠道销售及品牌声誉,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。”

  大额外采 又现质量问题

  经销商的违规经营还未发现,未来穿戴却率先频现“质量问题”。

  仅2021年,未来穿戴就与多家个体工商户发生了商标纠纷,均指向涉事公司主制售假冒的“SKG”产品。

  然而在假冒产品之外,公司自身的产品同样存在问题。在黑猫投诉平台上,消费者对于虚假宣传、质量问题等方面的投诉并不少。

  其中,就一名就有消费者投诉SKG京东自营旗舰店购买到疑似二手产品。协商结果为换货并补偿部分现金。有意思的是,在这场纠纷中,购买的SKG产品已被SKG商家以快递方式收回,京东平台又要求商品寄回平台,才能完成换货操作。消费者陷入BUG流程。

  不过这起被媒体报道过的消费者投诉案件,目前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仅能看到投诉页面,点击进入后的跳转界面为异常。

  事实上,未来穿戴的商品也并非全由自己生产,公司存在采购成品的情况,主要包括眼部按摩仪、按摩披肩、小家电产品等。以2021年为例,公司成品采购金额就达到了8728.52万元。

  或许正是因为种种质量问题的存在,未来穿戴特意在招股书中注明了“品牌影响力下降风险”,直言若公司无法在品牌宣传、产品质量、产品使用体验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持续提升品牌美誉度,将会直接导致品牌影响力下降。

  

中仪信息网

Powered By 中仪信息网  赣ICP备2023003425号